60岁以上老人易患抑郁症

有关60岁以上老人养生保健。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您对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看待的呢?养路上网站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60岁以上老人易患抑郁症》,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子女事业有成,家庭生活无忧,但老人却总是感到闷闷不乐,甚至对原来喜欢的事情也完全提不起兴趣,有时还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不安;浑身也总是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老人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

心理专家指出,6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可达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更高达50%。此外,相比老年男性而言,老年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还要更高,应引起大家的警惕。

6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7%-10%

60多岁的兰姨最近总觉得胸闷、心慌,而且睡眠很不好,还容易心烦。她到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看了好几次,也做了心电图,拍了胸片,却都没发现问题。在医生的建议下,兰姨去了心理门诊,很快被诊断为老年抑郁症,在接受了治疗后,兰姨胸闷、心慌等症状才逐渐得到了改善。

“老年抑郁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心理疾病,但目前无论是老人自身还是社会,对老年抑郁症的识别能力都还比较低”,珠江医院心理咨询、失眠门诊谭善勇博士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7%-10%,在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50%。

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可能引起自杀。他指出,对于没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患上老年抑郁症后也更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小贴士 培养兴趣爱好有助预防抑郁症

为了预防老年抑郁症,谭善勇建议老年人要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子,“经常跟朋友出去喝喝茶、聊聊天、打打太极拳,让自己生活过得充实一些,多与乐观的老人交往,都有好处”。

此外,家人也要多关心老年人,多和他们聊天,“哪怕老人是在唠叨,也要耐心去听,周末带他们出去散散心”。他认为,社会也要多重视和尊重老年人,“让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

老年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有生理、社会和遗传三个方面”,谭善勇表示,在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大脑功能开始退化,大脑内的三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下降,容易引发抑郁症。

在社会因素方面,老人退休后没了工作,收入减少,社会交往也减少,而子女往往工作太忙,与父母交流不够。如果配偶去世,老人则变得更加孤独。此外,如果老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焦虑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那么老人患老年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比正常人更高。

“老年女性尤其容易得抑郁症”,谭善勇表示,老年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可达到2:1甚至3:1,“此外,一些个性相对内向、要强、凡事追求完美的老人,也较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如何早期识别老年抑郁症?

“目前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心理和药物治疗两大措施,但这种疾病关键还在于早期识别、诊断”,谭善勇表示,老年抑郁症患者主要有七大心理症状和两大躯体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以下症状,并且持续两周以上没有好转,应考虑前往心理门诊就诊。

心理症状:

1.核心症状:闷闷不乐,老是高兴不起来,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二时间都是这样。

2.兴趣索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家人给买了新衣服看也不看一眼,或是以前喜欢打麻将,现在朋友叫他去打也不想去,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3.疲乏无力,无精打采。

4.思考问题困难,做决定优柔寡断,行动迟缓,跟往常相比,好像变了一个人,有时甚至一个人发呆。

5.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尤其是身患疾病的老人,总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

6.莫名心烦,老是担心家人的安危,经常坐立不安。

7.悲观厌世,出现轻生想法。

躯体症状:

1.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腹胀或便秘。

2.睡眠不好:经常失眠、早醒或入睡困难。

Ys630.com相关知识

50岁中老年妇女易患冬季抑郁症?


冬季来临时,寒风瑟瑟,草木凋零。此刻,一些人会变得情绪低落、懒慵乏力、嗜睡和贪食、对所有事情都兴趣降低。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他们的这些症状又会逐渐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这种现象称之为“冬季抑郁症”,又称“季节性情绪失调症”(SAD),是指因天气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忧郁症。

冬季抑郁症的发病无明显的遗传因素。它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特别是被称为情绪稳定剂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合成减少),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一、哪些人容易患冬季抑郁症

1.女性发病率较高,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

2.性格内向、敏感、感情脆弱的人。

3.恰巧在冬季遭遇心理应激事件的人(如失业、离婚、亲人离去等),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疏导。

4.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和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5.生活不规律和饮食不恰当的人。

二、冬季抑郁症有何表现

冬季抑郁症患者每到冬季,因为气候寒冷,阳光微弱,景物萧瑟的情景,就会感到精神上有股无形的压力,整天陷于郁郁寡欢的情绪之中,忧郁沉闷,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好像整个世界都变得冷冷清清、没有活力;贪睡多梦、睡眠质量差、无精打采:这些人的食欲往往较差或贪食,总喜欢吃淀粉和碳水化合物食物,他们喜欢将自己关在屋里,不愿外出社交,对什麽也不感兴趣。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三、如何防治冬季抑郁症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和户外活动。

1.白天常开窗户,使室内空气流通。上班族可利用午休时间,到户外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和倒走,这样能对脚掌起到刺激与按摩的作用,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

2.经常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朋友谈心聊天,或读些健康向上的书籍,以活跃自己的情绪和思维。

3.注意加强营养,改善饮食结构,适当多吃一些高热量、有健脑作用的食品以及蔬菜水果,如肉类、蛋类、豆类、香蕉、柑橘、巧克力、咖啡和绿茶都是很好的“情绪补充品”。

4.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提高睡眠质量。

5.有意穿着一些颜色明快的衣服,如红色、黄色和白色都是不错的选择。

老人患抑郁症死亡率甚高!


在55岁以上老年中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10%-15%,其中有的病人症状十分严重甚至实施轻生,因而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死亡率竟高达30%。

与年轻抑郁症患者一样,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即出现原因不明且持续二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和沮丧,自感心情一落千丈,直至坠入谷底。其中最典型的是万念俱灰,并对生活、工作和以前的业余爱好均不感兴趣。渐渐地老年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比年轻患者更多也更严重的躯体症状,其中包括:严重失眠;便秘;心血管异常;无名疼痛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精神障碍也会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孤独感和沮丧感,记忆力、判断力、决断力和学习能力大大下降,爱哭泣,不愿见人(即便是至爱亲朋),还可能有越来越强烈的自杀企图甚至开始实施轻生计划,最后极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

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性格内向,发病前就不爱交际,在发病后得不到家人、同事、朋友的理解或遭到误解,也可能难以摆脱抑郁阴影。老年妇女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可达25%,比老年男性高出许多,老年妇女防治抑郁症更为重要。

老年抑郁症极易复发,因而症状的消失并不意味着终结治疗。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药一年,并坚持定期复诊。此外,多参加健身、文娱活动,多交朋友,尽量使老年生活丰富多样,并学会排解烦恼,也可对防止复发起积极作用。

60岁以上的老人如何吃出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消化系统功能也随之减弱,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合理营养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饮食搭配合理,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保持健康的身体,故对日常饮食更应多加注意。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日常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十一诀”:

1.饭菜香一些。

老年人的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常常觉得缺滋少味。饮食常有偏食,喜欢吃某一种食物,这是应该纠正的。因此,老年人的一日三餐除了要注意定时定量,以利形成良好的食欲条件反射外,还要讲究每餐饭菜荤素搭配,五味调和,品种多样化,有汤有菜,尽可能在食品加工时做到色、香、味俱全,并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平时爱好口味加以调配,让老人们乐于接受,吃得香甜有味,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2.质量优一些。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多的蛋白质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因此,老年人日常膳食在注意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多吃些鸡肉、鱼肉、羊肉、牛肉、瘦猪肉以及豆制品、乳类等,这些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

多吃些含铁丰富的油菜、西红柿、桃、杏和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绿叶蔬菜。钙、铁、硒和铬等对老年人都是比较重要的微量元素,应经常选用酵母、畜肝、海带、紫菜等,以防诱发高血压病,且可充分发挥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增强身体素质,增加抗病能力。并且要尽量多喝水。喝水太少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心血管病变,影响肾的排泄功能,所以老年人每天至少喝三茶缸水。

3.数量少一些。

老年人由于胃肠蠕动减慢,常有消化不良的情况。一次不要吃大量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如一天四餐,或一天五餐等,视个人情况而定,使老年人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有关研究表明,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老年人每餐以八九分饱为宜,尤其是晚餐。因为,晚餐过饱,血中的血糖、氨基酸及脂肪浓度均会增高,同时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以降低血糖浓度,并促使脂肪合成。加上晚间活动少,“夜游”的胰岛素加速脂肪转化,最终使人变得身体臃肿,多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

科学研究显示:适当控制食量可以减少过高的血糖带给组织的破坏、降低炎症的发生以及削减自由基——致衰老的罪魁。常言道:“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即告诫人们,晚餐不宜多吃,以免影响健康长寿。

4.蔬菜多一些。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的健康益友,有人赞誉它是“维生素的仓库”,而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要素”,由此可以想象到维生素对人类健康是多么重要!常吃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的摄入。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维生素,其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还可防止正常细胞的恶变,使肺癌的发病率大大下降。

此外,蔬菜含有的酒石酸,能阻挡糖类变为脂肪,防止人体发胖。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保护心血管、防癌都有重要作用。蔬菜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老年人胃肠蠕动,使大便畅通,避免便秘的发生。同时使各种致病的有害物质减少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减少肠胃道疾病的发生。粗纤维还可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达到控制体重之目的。

蔬菜含有丰富的钾盐,而钠盐则较少,多吃蔬菜人体就不会保存多余的水分,从而减轻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这对心血管病和肾病患者大有裨益。蔬菜还含有一定量果胶,可以帮助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动脉硬化者多吃也好处多多。因此,应多选用新鲜绿叶蔬菜或其他有色蔬菜,每天蔬菜的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尤其是冬季,必要时应该给予这些营养素的补充。

5.食物杂一些。

食物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所含营养素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比例是否合适。但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单调的膳食组成往往很难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勿专门依靠补药、补食。补药和补食不能代替日常合理膳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为平衡吸收营养,必须使膳食多样化,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果条件允许,每天的主副食品应保持在10种左右。不要偏食、挑食,以利用食物的合理搭配扬长补短,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等)的需求。

6.菜肴淡一些。

老年人的心、肾功能衰退,排泄作用减弱,如长期口味重(吃含盐多的食物)——盐吃多了,体内水分存留增多,会使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升高等不良后果。曾有人报道,非洲及南美洲的内地居民很少用食盐调味,故当地人的高血压发生率很低。可见,对身患高血压的老人而言,实行低盐饮食是十分有益的。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基础上,务求清淡,但并不是说单纯素食。

我们提倡平衡膳食,荤素搭配,这样才有利蛋白互补作用。吃荤食以瘦肉为主,将包膜、筋膜和血管剔去,这些结缔组织不易消化。肉最好是煮、蒸、炖或做成肉菜汤。

调味品味精、酱油等不要用的太多,当然,过淡饮食对正常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特别是在出汗多时,体内钠离子(食盐的主要成分)大量丢失,如此时再有意限制食盐摄入量,就会人为地造成电解质平衡失调,反而不利身体健康。因此,为了健康,专家建议:正常老年人一般每日吃盐以6~8克为宜。

7.饭菜烂一些。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咀嚼肌功能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能力降低。因此,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应该和5-6岁幼儿吃相似的食物较为合适,肥肉、重油点心、油炸糕、粽子、油拌凉菜、生硬水果等最好不吃。宜多食入口即溶的软食以及菜泥、菜汤、果汁等食物。

在饭菜烹调时要注意老年人不方便咀嚼的特点,食品加工要切碎煮烂,对较硬的食物要磨细或绞碎后再进行烹调,肉切成末或肉馅,选脆嫩蔬菜,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烂一些。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年人咀嚼、吞咽,还有益于消化吸收。

8.水果吃一些。

水果不仅味美,更重要的是它富含的各种营养,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金属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已成为流行的健康营养素。其中的维生素C和果胶可以使人美白、消除人体黑斑及雀斑,还有滋润肌肤、除皱养颜的功效;膳食纤维和果胶经吸收之后可防止便秘、大肠癌、血管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多种矿物质有净血造血的作用,能强化肝脏和肾脏机能,通过排泄来排出体内的毒素;维生素A有助通便,能刺激消化液分泌,调节肠道机能。

水果基本上属低蛋白、低脂肪、高水分食物,具有良好瘦身减肥作用。再者,健康的体质需保持一定的弱碱性(pH值以7.2为最佳),而日常主食绝大多数属酸性食物,但水果则多数为碱性食品,适当多吃些有利于体液的调节,使体质保持在正常的酸碱度。最好每天吃两份水果为宜。

9.饮食热一些。

老年人对寒冷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都较差,胃肠道也不例外。如果经常吃冷食会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地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饮食要冷热适当,烟、酒、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应当戒用或少吃,既有碍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时还会刺激胃肠导致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因此,老年人平时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口进食为宜,尤其在寒冷季节更要注意这一点。夏日从冰箱取出的熟食,最好也是先热一热再吃,这样既有利于消毒杀菌,又可避免冷食对胃肠造成的不良刺激,一举两得。

10.吃时慢一些。

有些老年人习惯于吃快食,未经充分咀嚼便吞咽下去,久而久之对健康不利。食物的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口腔运动,刺激唾液分泌,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整个消化过程。同时,吃得慢一些容易产生饱腹感,有利防止进食过多而影响身体健康。细嚼慢咽还有助于防癌。

科学实验证明:咀嚼30秒唾液能使食物中的致癌物质的毒性降低(咀嚼食物时分泌的唾液中含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等各种有较强解毒功能的物质、能分解进入口腔的致癌物质),按每咀嚼一次1秒钟计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再咽下去,这样可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而达到抗癌之目的。

11.情绪高一些。

要营造一个愉快的进食环境,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进餐。最好不要一个人单独进餐,若能和家人一起或与几个志趣相投的老年人一起进餐则更好。这样可增加活跃的进食气氛,促进食欲增强,让老年人吃得有滋有味。但吃饭时不要把烦恼和不快带上餐桌,更不能在吃饭时生闷气或过于激动,否则会影响正常的进餐,久之易闹出胃溃疡或使原有的胃肠病加重;有时稍不小心还易使食物卡住气管,甚至引发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只有在平和宁静的氛围中,欢欢乐乐的进餐,我们所吃的东西——辛辛苦苦花钱费力做出的饭菜,才会真正起到营养身心的重要作用。注意饭后要多运动,防止肥胖,维持理想体重。肥胖是健康的大敌,也是长寿的克星。

60岁以上老人吃什么补钙好


1、钙的代谢障碍与内分泌功能失调可引发糖尿病。

2、骨质疏松。缺钙使得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易引起骨折。

3、缺钙可使神经兴奋,造成失眠、肌肉痉挛、抽搐等。

4、由于体内钙分布紊乱,血管壁钙含量升高,导致血管弹性降低,引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继发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等。

5、关节部位可因缺钙而致抗病能力下降,易患风湿及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积水;缺钙还可继发骨质增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

老人抑郁症 重在防御


有些老年人情绪低落,整天焦虑不安,还伴有胸闷、气短、失眠等表现,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罹患了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表现如下:

轻度情绪障碍据调查,在失业、生活困难或患有各种躯体疾病的老人中有48%的人表现精神抑郁。这些老人很少与他人接触交谈,生活寂寞,加上亲友、同事、熟人久别或离世,更容易出现抑郁。身患疾病或经济困难的老人心情抑郁者较多,轻者表现为悲观、消沉、自卑,重者可发展到想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疑病性抑郁症 常从某一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整日忧心忡忡。有一位老人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他怀疑是癌症。尽管用药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他仍然心情不畅,焦虑不安。后来又发生便秘,更加重了思想负担。只要一日不解大便,就惶惶不安,犹如死期临头。其实大便秘结、胃肠不适是疑病性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由于疑病情绪日趋严重,病人的焦虑、烦躁、自杀等念头更为严重。

反应性抑郁症 也叫外因性抑郁症。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是由于某种生活事件而发病的,如身患重病、配偶死亡以及发生不幸等。这类病人没有自责自罪,谈话内容与其现实遭遇密切相符,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抑郁不安之中,有时还伴有强迫和恐怖的倾向,在情绪激动时有自杀念头,有的人可出现与精神创伤有关的片断妄想和幻觉。

隐匿性抑郁症 这种病是在神经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老人的情绪障碍容易被家人忽视,直到老人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时,才被送往医院治疗。老人在主诉中常会流露出消极、不安、焦虑、悲观的情绪变化。

内因性抑郁症 主要表现有动作迟缓、自责、自卑、疑病妄想和躯体方面的各种叙述。可见日渐消瘦、胃纳减少、失眠严重,尤其早醒。严重者无法接触,甚至有痴呆表现,但如能积极治疗,症状可很快消失。

老年抑郁症预后良好,很多病人可自行缓解。对于抑郁情绪严重的,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心理疏导为了更好地度过晚年,避免孤独、寂寞,老人尽可能和儿女们住在一起。如因条件所限不能住在一起,儿女们要常常看望老人。老年人也应体贴儿女,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此外,多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和娱乐活动,把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样不仅增加了生活乐趣,还能保持智力不衰。药物治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抗抑郁药种类很多,如三环类多虑平、阿米替林以及四环类麦普林等等。但这些抗抑郁药必须由医师根据病人的情况选用,患者应按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日光疗法在冬季以及阴雨连绵的季节,老年人最易发生抑郁症。这与他们大脑垂体中松果体激素分泌失调,导致生物钟节律变化有关。因此,在冬季或阴雨天气利用室内灯光照射,可以明显改善老年人的抑郁症状。

女性内分泌变化大易患抑郁症


郁闷一词早已成了很多市民的口头禅。入夏以来,以郁闷为代表症状的抑郁症正在大规模地侵袭市民,特别是压力较大的上班一族。

上班一族很郁闷

其中女性由于内分泌变化较大,患抑郁症的病人比男性几乎多了一倍。

心理专家说,现在抑郁症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而已。轻度的抑郁和感冒一样普遍,所以有人把它称为情绪感冒。

陈小姐在位于五四路的一家涉外单位工作,年纪轻轻已经高居经理之位,近几年却常常因小事感到悲伤、难过,经常不由自主地掉眼泪,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易发脾气、多疑多虑、自我评价非常低,晚上还经常失眠。

她到医院求治,医生诊断她是患了抑郁症。吃了两个多月的抗抑郁药品后,现在她已经精神百倍,重新投入了工作。

副标题#e#女性患病比率高一倍

现在工作压力大的白领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平时一半以上的门诊都是上班族,其中以老师、小企业主等经常要与很多人打交道的人发病最多。

此外,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抑郁症的男女发病比例相差巨大,女性患者比男性多出几乎一倍。情绪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女性内分泌变化较大,容易影响心情,所以产后抑郁更年期抑郁经前期紧张症等屡见不鲜。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

首先,患者会有懒和呆的表现,突然懒散无力、行动呆木、思维迟钝、构思困难、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理解力和脑功能明显减退。

其次,患者在患病前后性格明显改变,前后判若两人;再者,患者表现为忧郁悲观、意志消沉、无信心和活力,有万念俱灰之感。心情压抑、苦闷,对外界一切事物缺乏兴趣。

最后,患者会焦急不安、胡思乱想、坐立不安,或是一筹莫展,常常自责,且自卑,甚至有轻生念头。

抑郁症有头晕、头痛、头胀、胸闷、心慌、周身不适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如果市民出现抑郁、焦虑、冲动、恐惧等情绪,有睡眠困难、记忆力减退、胸闷、气促等症状,最好向专业医生请教,如果没有其他疾病,通过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一般短期内就可治愈。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60岁以上老人易患抑郁症》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有关60岁以上老人养生保健”专题。

60岁以上老人易患抑郁症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