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人喝水养生 > 导航 > 秋老虎与养生

秋老虎来袭 老人不渴也应多喝水防热中风

老人喝水养生。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积极而有效的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由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老虎来袭 老人不渴也应多喝水防热中风”,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近,全国各地出现了高温天气,局部地区高达40℃。医院里热中风病人明显增多。医生说,其中缺血性中风占了90%以上,而且大多为老年人,而预防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

夏秋交替气温高、气压低,身体排汗及水分蒸发量增多,这时血流缓慢,血管阻力增大,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机体散热不畅,当血液黏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小栓子,引起心、脑缺血、心肌梗塞等缺血性疾病。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到高温下活动,在房间里也要调整居室温度,防止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夏季多饮水是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预防血管栓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老年人应做到不渴时也常喝水,每天需饮水2500毫升左右,可饮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分散地多饮水,使血液稀释。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可刺激口腔黏膜,促进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保证充足睡眠,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尽量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就可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避免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wWw.Ys630.COm

相关阅读

老人吃完粗粮不宜多喝水


在许多超市和米业店面中,粗粮都成了力推产品,不少大饭店增添了“粗粮宴”,更有人专门跑到山区去吃农家饭。

大部分粗粮不但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优质蛋白质,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相对大米、白面而言,粗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细粮低,膳食纤维含量高,食用后更容易产生饱腹感,可减少热量摄取,达到减肥的功效。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健康人常规饮食中应该含有30-50克纤维。成人最好每天吃50-100克的粗粮,品种多一些更好。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加速肠蠕动,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保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具有吸附作用,可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在吃完粗粮后要记得多喝水,因为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保障胃肠道的正常消化。一般来讲,多吃一倍纤维素,就要多喝一倍水。另外,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吃粗粮过多会导致腹胀、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因此吃粗杂粮要适量。

老人多喝水 护肤效果好


人过中年,无论如何掩饰,脸上的皱纹都会泄露年龄的秘密。不仅如此,干燥、暗淡无光、松弛、色斑等皮肤问题也纷至沓来。虽说皮肤衰老是生理过程,不能停止或逆转,但有效保养却能让衰老的脚步放缓。

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温海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渐渐变慢,皮脂腺活力下降,皮肤容易失去水分和光泽,出现皱纹,产生老年斑。

一般来说,依皮肤老化的程度归类,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从25岁左右开始,皮肤会出现轻微的色素斑、细纹;第二级在36-50岁,出现早期老人斑及动态纹,如鱼尾纹等;第三级是50-65岁,除了上述动态纹外,许多静态纹及皮肤色素不均、角化斑等都会出现;第四级是65岁以上,肤色不仅呈蜡黄色,脸部的皱纹也会相当明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介绍,中老年人皮肤老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生理性老化,二是光老化。“其中,光老化最重要。许多老年人脸上、手背等外露部位出现皱纹、老年斑,但是身上的皮肤却细嫩得多,同时还有皮肤变薄、弹性降低、血管扩张等现象,大都是因为光老化导致的。”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没有用防晒霜的习惯。杨淑霞说,涂防晒霜的主要功能不仅是防晒黑,而是避免阳光造成皮下胶原蛋白的损伤、断裂,继而造成的早衰。除了涂抹防晒乳液之外,物理性防晒也需加强,如戴宽边帽、撑伞、穿着长袖深色衣物、戴太阳眼镜,都能阻隔紫外线。老年人喜欢散步,早晨、黄昏的时候阳光不强,也要注意防晒。并且,早锻炼时晒的太阳已经足够了。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阳光最强的时段出门。

除了防晒,补水也很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张晓梅表示,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减弱,体外水转成细胞水的能力下降,加上表皮比较脆薄,保水能力差。年轻肌肤松弛老化时,缺水比缺乏营养危害更大。皮肤干燥是许多皮肤问题产生的最直接的导火线与诱因,包括皮肤粗糙、脱皮、皱纹、色素沉着、瘙痒、皮肤炎症等。

专家建议,首先要多喝水,可以每天在家榨一些新鲜果蔬汁来喝,既容易吸收且有营养,应少喝茶、咖啡等饮料。其次,要选择滋润度好的护肤品,尤其是干性皮肤,要常用保湿产品。杨淑霞称,说是“补水”,实际上是“锁水”,平时洗完脸,要趁皮肤没干的时候,涂抹保湿霜,才能锁住皮肤里的水分。

热中风是怎么回事


导读:夏季的气温很高,老年人在预防中暑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热中风,那么热中风是怎么回事,老年人热中风怎么急救呢?下面为您介绍热中风是怎么回事,看看吧。

热中风是怎么回事?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热中风发生的机理是:

当气温在32℃以上,特别是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水。虽然这对人体防暑有益,但血液循环要比平时高5倍的血流量才能实现,这对老年人或高血压、心脏病人可谓勉为其难。

额外的血液循环负荷,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有发生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而且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而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与此同时,由于高温散热的需要,血流向外周皮肤分配,造成大脑血流量的锐减,这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因脑动脉硬化原本供血不足的病人,将进一步加剧大脑的缺血,从而诱发脑梗塞。高温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情绪变化较大,引起血压波动,继而诱发中风。

夏天老年人为什么会热中风?

现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人一般都很注意日常的服药,但家里人往往会忽视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比如夏天开空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本来就有慢性病的老人家若长时间呆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里,一旦出外活动就很容易中风。室内外温差过大,血管舒缩调节动能紊乱,导致血管痉挛,就会中风。

热天中风病人明显增加除了空调原因外,与出汗多、体液减少、循环血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高也有关系。这其中,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血管硬化的高龄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另外,气压低使空气中含氧量降低,会造成缺氧而诱发脑血栓和脑出血。

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生理反应迟钝,所以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这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其他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发生热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

另一方面,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症状。

三伏天期间还容易导致血压波动,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受影响。同时,人的睡眠质量更差、心情更烦躁、身心更疲惫,容易引发脑血栓或脑栓塞,自然就容易热中风。

老年人如何预防热中风?

1、盛夏期间,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

2、当气温超过33℃,要特别警惕中风先兆。

3、如果天气本不太热,老人突然自觉很烦热,这是适应能力差易中风的信号,或突然出现一闪而过的头痛、眩晕或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切勿认为这只是天热或劳累所致,要想到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一定要及时就医。

4、不渴时也常喝水,且应饮温开水。

5、劳逸结合,即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并增加午休,可安排在11时至13时期间,午休长度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6、运动方面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7、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安闲自乐。

8、外出活动时应避开高温时段,并做好戴凉帽或打晴雨伞等防晒措施。

9、空调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10、可适当多吃些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材,如莲子、百合、西洋参(花旗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等。

11、经常检测血压、血糖等。

12、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到户外活动。

13、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要多饮热水,随时保持小便清亮,每天大便通畅。

14、戒烟戒酒,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保证机体良好的供血、供氧。

15、有些老人在天气炎热时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烦躁易怒、爱唠叨、容易兴奋和激动、低热口渴、夜睡不宁,或表情呆滞、抑郁悲观、沉默懒言、不思饮食等,这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表现都可能是情绪中暑导致的。

热中风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热中风,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老人应重视中风后的复健


中风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脑卒中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偏瘫的患者大多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的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破坏,患者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身体上会陷入极端困难的状态。

目前很多人包括部分医务工作者往往采取传统的康复手段,一旦病人肌力开始恢复,就积极鼓励其煅炼肌力,甚至在痉挛期还每天艰难地登楼梯等等,以期尽快恢复肌力,但往往事与愿违。中风后的偏瘫属于中枢性的瘫痪,不同于周围性瘫痪,中枢性瘫痪的康复过程是运动模式的质变过程。如果错误地将中枢性瘫痪认为是肌力的丧失,用肌力的大小评价功能恢复的好坏,鼓励患者进行提高肌力的训练,就会使痉挛加重,诱发出联合反应和强化病理性的联带运动等异常运动模式,导致训练陷入盲目性,越练痉挛越严重,越练走路越走不好路,出现误用综合征。

中风康复必须根据偏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采取康复治疗师和患者一对一的训练,包括床边训练、床上动作训练、步行准备训练、步行训练、回归社会后的训练等,同时作业疗法可促进其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达到最高的自理水平,配合理疗可促进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减轻疼痛等。

中枢性瘫痪经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在医师准确分析和采取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痉挛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不仅能使偏瘫早期患者不走弯路,更快、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还能帮助偏瘫晚期患者纠正其错误的训练方法,避免误用综合征、肩痛、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产生,减少和避免残疾的发生。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国外先进的偏瘫的系统康复训练方法已被引进,只要采用正确的系统的康复煅炼方式,很多残疾是可以避免的。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秋老虎来袭 老人不渴也应多喝水防热中风》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喝水养生”专题。

秋老虎来袭 老人不渴也应多喝水防热中风的延伸阅读